ZDnet报道,欧洲正掀起一场深刻的数字主权革命,各国政府机构纷纷弃用美国科技巨头的产品,转向自主可控的开源替代方案。这一趋势不仅关乎技术选择,更是欧洲在数字领域寻求战略自主的核心体现。

奥地利经济部的迁移实践

奥地利经济部近期将1,200名员工迁移至基于Nextcloud的奥地利本地云平台,标志着欧洲数字主权运动取得实质性进展。该部门采用混合迁移策略:内部协作与敏感数据存储采用Nextcloud,外部会议保留Microsoft Teams,并通过第三方应用与Outlook集成,仅用四个月便完成了系统过渡。这一举措旨在将数据保留在本国境内,遵守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,并减少对外国科技供应商的依赖。

德国州的全面开源化

德国石勒苏益格-荷尔斯泰因州宣布了更为激进的计划:在未来三个月内彻底淘汰微软软件,全面迁移至Linux和开源工具(如LibreOffice、Open-Xchange和Thunderbird)。该州将后端云服务从Microsoft Azure迁移至欧洲本地托管平台,实现全链路可控与可审计,目标包括数据本地化、提升隐私安全及节省数千万欧元授权费用。LibreOffice基金会公开支持此举,强调Linux与LibreOffice的组合提供了强大、隐私友好且基于开放标准的替代方案。

欧洲广泛的“去微软化”浪潮

类似行动在欧洲多国蔓延:

  • 丹麦数字化事务部计划于2025年秋季前放弃微软全家桶,全面部署LibreOffice和Linux系统。
  • 法国里昂市奥地利军方也启动了向开源解决方案的迁移,并获得“欧洲堆栈倡议”(EuroStack Initiative)支持,该倡议倡导“购买欧洲、销售欧洲、资助欧洲”的理念。
  • 德国企业层面的调查显示,约50%使用云服务的公司被迫重新评估其云战略,民间“走向欧洲”运动鼓励消费者选择欧洲供应商替代美国产品。

驱动因素与挑战

核心动因包括:

  1. 数据安全与合规:GDPR要求数据存储在欧盟境内,而美国科技公司可能受《云法案》等法规约束,允许美国政府跨境调取数据。
  2. 成本控制:开源软件能显著降低授权费用,石勒苏益格-荷尔斯泰因州预计节省数千万欧元。
  3. 技术自主:开源模式允许欧洲获得更快的开发速度、更好的安全性和对应用数据的完全控制权。

然而挑战依然存在

  • 奥地利司法部从Office切换到LibreOffice时遭遇了部署问题,表明迁移需要周密的规划和支持。
  • 历史上,德国慕尼黑曾尝试迁移至Linux后又回归微软,反映出兼容性、用户体验和生态适配的长期挑战。

地缘政治与未来展望

欧洲的集体行动已引发美国关注,双方在“欧洲数字主权峰会”前进行了外交磋商。这标志着数字主权已超越技术范畴,成为地缘战略博弈的一部分。欧盟通过《人工智能法案》等政策强化监管,并推动建立本土数据空间和算力网络,旨在减少对非欧技术的依赖。

开源替代并非万能解药,但其代表的开放、可控、协作模式正重塑欧洲的数字基础设施。这场转型能否成功,取决于各国能否平衡短期阵痛与长期利益,构建可持续的欧洲数字生态。

消息来源:https://www.zdnet.com/article/another-european-agency-ditches-big-tech-as-digital-sovereignty-movement-gains-stea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