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Lv3发布18周年之际,开源法律专家Richard E. Fontana与Bradley M. Kuhn联合宣布,在非营利组织Software Freedom Conservancy(SFC)的支持下正式重启Copyleft-next项目,旨在打造新一代“强著佐权(Strong Copyleft)”许可证。这一举措旨在回应开源社区对现有许可模式的反思,但草案中一项“15年后自动转为宽松许可”的条款已引发激烈争论。

项目重启:吸取GPLv3经验

据官方公告,新项目将基于2013年Fontana提出的实验性框架,重点解决GPLv3制定过程中的不足:

  1. 独立运作:项目托管于自主搭建的Forgejo平台(git.copyleft.org ),避免依赖GitHub等商业平台;
  2. 透明治理:采用“禁止私下决策规则”(Hindering Backchannels Rule),确保讨论公开;
  3. 机构支持SFC提供基础设施及每周4小时的专职开发支持,但暂未担任许可证官方管理者。

争议焦点:“15年著佐权日落条款”

项目草案中第8条Copyleft Sunset条款成为核心争议点:

  • 机制:软件发布15年后,其著佐权属性自动失效,转为类似BSD的宽松许可(被社区称为“pushover license”)。
  • 支持者观点
    • 用户wol认为这符合开源精神,类比“版权保护应有时限”,可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;
    • 用户ncm指出,类似设计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(如MINIX系统被英特尔用于专有管理引擎)。
  • 反对者声音
    • 用户mmorrow批评此举“削弱著佐权价值”,变相鼓励企业免费获取社区成果;
    • 用户pabs质疑条款动机,直指其“符合科技巨头规避开源义务的利益”。

其他创新与质疑

草案同时提出两项突破性设计:

  1. 禁止双许可失效条款(第7条):若开发者同时提供专有授权版本,则开源版本将失去著佐权保护;
  2. 衍生作品界定难题:用户就“动态链接场景”(如BASIC脚本集合)是否触发著佐权展开技术辩论,暴露许可条款模糊性。

社区呼吁清晰化

针对争议,项目贡献者回应:“15年条款可能移除,因表述不清已引发误读”。而Fontana与Kuhn在公告中强调,新许可证将聚焦“用户自由保护”本质,未来数月将公开征集意见。

背景延伸

当前主流著佐权许可证面临挑战:

  • GPLv2/3分裂导致代码兼容性困境;
  • 云服务兴起使AGPLv3等网络著佐权需求激增;
  • 企业更倾向宽松许可,加剧社区对著佐权存续的担忧。

Copyleft-next的重启标志着开源许可演进的关键尝试,其能否平衡“创新自由”与“成果保护”,将成为观察开源哲学未来的风向标。

消息来源:

https://lwn.net/Articles/1028166/

https://lists.copyleft.org/pipermail/next/2025q2/000000.html

https://www.solidot.org/story?sid=817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