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芯(GlobalFoundries)宣布全资收购RISC-V IP供应商MIPS
MIPS官网宣布: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芯(GlobalFoundries)宣布全资收购RISC-V IP供应商MIPS。此次收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整合,而是格芯构建“IP-代工-终端”垂直生态的关键落子:将MIPS的高性能RISC-V IP核(如eVocore P8700)与格芯12nm/22FDX工艺深度绑定,为汽车、数据中心客户提供“芯片设计+制造”一站式方案,复制ARM-台积电合作模式。
MIPS开源史:一场未竟的革命
1. 高调开源与理想主义(2018-2019)
- 2018年12月:Wave Computing(MIPS母公司)宣布启动MIPS Open计划,承诺免费开放MIPS R6指令集及专利,试图对抗RISC-V。时任高管Art Swift宣称:“开源是重振MIPS生态的唯一路径”。开源内容:包括32/64位R6指令集、多线程扩展(MT)、微控制器架构(MCU)及虚拟化技术(VZ),理论上允许自由商用。
- 2019年初:Wave发起”MIPS Open Initiative”,宣布开源MIPS指令集(ISA),试图通过开放生态吸引开发者,与RISC-V竞争
2. 执行溃败与社区崩塌(2019-2020)
- 承诺落空:2019年Q1,Wave仅发布有限文档,未开放核心工具链及社区平台,开发者无法实际参与。分析师Linley Gwennap尖锐指出:“MIPS开源已落后RISC-V五年”。
- 中国盟友倒戈:龙芯坚持旧版MIPS R3/R5开发3A4000芯片,拒绝适配R6;北京君正转向RISC-V架构,MIPS开源彻底失去最大市场支点。
- 根本矛盾:MIPS开源协议要求商业用户加入“MIPS Open基金会”并接受条款,与RISC-V的BSD宽松许可形成鲜明对比。
3. 破产转型:拥抱RISC-V(2020-2021)
- 2020年Wave破产重组,次年3月宣布放弃MIPS架构,全员转向RISC-V研发。关键转折:RISC-V基金会CTO Mark Himelstein(前MIPS工程师)主导技术迁移,复用MIPS五级流水线、分支预测等核心设计。
- 2021年加入RISC-V基金会:成为RISC-V International成员,利用开源生态弥补自身短板
开源溃败的深层逻辑
- 生态分裂的历史包袱
- MIPS长期允许客户自定义指令扩展(如思科、博通),导致工具链碎片化,开源后无法统一标准。
- 对比RISC-V:基础指令集固定,扩展模块标准化(如Vector 1.0),工具链兼容性强。
- 商业基因与开源文化的冲突
- Wave试图以“开源引流+高端IP收费”盈利,但RISC-V阵营已涌现SiFive等成熟IP供应商,挤压MIPS生存空间。
- RISC-V基金会中立性获得谷歌、英特尔支持,而MIPS Open被质疑为“Wave的营销工具”。
- 中国市场的战略误判
- MIPS视中国为“救命稻草”,但龙芯自研LoongArch指令集(2020年),君正拥抱RISC-V,国产替代路径与MIPS彻底脱钩。
MIPS 成立于 1984 年,2013 年被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收购, 2017 年出售给 Tallwood Venture Capital,2018 年被 Wave Computing 收购。MIPS的兴衰是半导体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缩影。MIPS架构的五级流水线、延迟槽设计等理念深刻影响RISC-V,被学术界誉为”RISC活教材”,历史高峰累计出货超30亿颗,曾支撑游戏主机(PlayStation)、路由器(思科)等经典产品。MIPS虽为首个商用RISC(1984年),但封闭生态败于ARM/RISC-V,2010年代未及时拥抱开源,错失IoT市场窗口。GlobalFoundries(格芯)的收购标志着其技术价值在新时代的重估。未来成败取决于能否在RISC-V红海中实现差异化
MIPS官方公告:https://mips.com/press-releases/gf-mips/
发表回复